進入2016年以來,全國的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波漲幅,量價齊升。與樓市關系密切的家裝市場也隨著樓市被帶動了起來,各個小區里此起彼伏的裝修盛況有種回到大生產、大躍進的錯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裝修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舒適和安全上,個性化成為裝修的新標準。而這其中,黃金作為財富和吉祥的象征,正被越來越多的從個人裝飾轉向了房屋裝飾。“黃金屋”已經不僅僅只存在于書本中了。
說起“黃金屋”不得不提到位于俄羅斯的琥珀宮,這座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凱瑟琳宮內的建筑極端奢華。
始建于1709年的琥珀宮是為慶祝普魯士王國弗里德里希一世獲得國王稱號而在柏林王宮中開始建筑的,17世紀,歐洲大陸戰爭連年不斷,普魯士和俄國兩國決定結盟以抵御外來侵略。普魯士國王為了與俄羅斯帝國結盟,將琥珀宮送給彼得大帝。從此這座價值連城的琥珀宮便成了俄國沙皇的寶物。
琥珀宮的建造和裝修都極具奢華,僅建造的時間就用了10年,裝飾宮殿的琥珀、黃金、寶石的總數量高達10萬片,總重量超過6噸。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曾在18-20世紀間一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如果說用黃金裝飾房子在以前是只有皇族才能有的權利,那么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財富的積累,用黃金裝飾房子已經不是什么“另類”事了。上個世紀90年代,如果誰家搞了水磨石地板,就很時髦了,進去后還要脫鞋子,地板由瓷磚到大理石,再到木地板。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人的眼界越來越寬,收入越來越高,房子的裝修也自然越來越華麗和講究,黃金作為建筑裝飾材料僅僅只是時代飛速躍進的產物罷了。
雖然黃金進入了建筑裝飾領域,但是新時代的人們在黃金材料的使用上卻和傳統意義上我們理解的“黃金屋”又有所不同。以前被土豪們經常使用的金箔裝飾裝潢貼面已經被具有設計感和藝術感的黃金藝術品取代。
在走道的留白墻面掛上一副雕刻精美的黃金版畫,或是在轉交出擺放一尊別致的黃金雕塑,細膩柔潤、金光閃閃中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主人不凡的身價,還有主人不凡的個人品味。這也是為什么黃金藝術品會成為家裝新寵的原因之一。
黃金成為家庭裝飾中新寵的另一大原因則是來自黃金長期以來所代表的精神圖騰。其實,黃金作為家庭裝飾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尼羅河畔,古埃及人認為黃金不僅僅是裝飾品,它還有辟邪的作用,不同的圖案、形狀的黃金還有象征生命、健康、興旺的寓意。
而在中國,國人對于黃金的喜愛毫不遜色于古埃及人。中國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于是對于無數追求夢想的“鳳凰男”來說,“黃金屋”與俊俏媳婦兒一起,成為他們苦耐十年寒窗的原動力與終極目標。
一方面,黃金是最早被運用于工藝品加工業的貴金屬,這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甚至更早。黃金極強的延展性、抗腐化性使它很早就被拿來作為裝飾品,金簪、金步搖、金手鐲、金項鏈等等都是黃金藝術的最好表現,到了明清時期,黃金首飾的工藝水品已經達到了令世界各國稱道的巔峰。與此同時黃金開始被運用于家居用品、武器的生產方面,是富裕階層彰顯身份的必備品。
另外一個方面,中國古代歷史里,無論哪個朝代,哪個政權,黃金都是對抗信用風險的終極工具。我們的先祖,信賴黃金遠勝于信賴白銀與銀票:“黃金天然是貨幣”,“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有關黃金的諺語、成語、典故不勝枚舉,與黃金的稀缺性相映成趣。
雖然黃金作為裝飾材料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人們也已經習慣將自己的家打造成“黃金屋”,但是專業的家裝黃金領域依然還是一塊空白。怎樣使用和搭配黃金才不會顯得俗氣和局促?怎樣將黃金的色彩融入家居軟裝的整體而不顯得突兀?黃金擺件如何擺放才能體現主人的沉穩而不喧賓奪主?這些都是擺在業主以及家裝設計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最近,來自浙江的上市公司明牌珠寶宣布,即將通過收購的方式,將房產電商平臺好屋納入其黃金生態圈的一環。未來將會在黃金家裝領域開辟全新的業務模式,這將會填補高端家裝領域的空白。明牌不僅會在門店推出房產產品,還將會根據好屋的大數據,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發家裝專用的黃金飾品和家裝擺件,而好屋方面則會在其房地產生態圈加入黃金業務,為購房者提供專屬的黃金藝術風格的裝修服務。
有人說,金色是裝修中最難表現的顏色之一,而黃金家裝則更是衡量設計師水平的標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明牌和好屋共同推出家裝黃金產品,“黃金屋”將會煥發出新的時代魅力。